以下文章来源于淀粉人TTR之家,作者ATTR
2025年1月4日,“2025年ATTR临床患者医患交流会”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总部一期)心血管内科病区成功举办。会上,浙大一院心内科主任郭晓纲主任、主任医师严卉主任、范宁护士长以及公益支持方尧唐生物创始人吴宇轩博士,及4位参与ATTR基因疗法临床试验的患者和3位专家型患者等嘉宾出席,并发言。本文记录了参与基因疗法后患者真实的用药反馈、关心的问题,及研究者和申办方的答疑。由TTR淀粉人之家整理。
临床患者用药分享
J先生的治疗自述
我是尧唐IIT临床研究第一个参与用药的患者,给药剂量0.1mg/kg,如今用药后已经满52周了。虽然剂量不算高,但我能明显感受到身体的变化。以前吃饭时经常呛到,用药后这种情况基本消失了。腿部神经的状况也有所改善,上楼梯不再像以前那样吃力。
在心脏指标方面,用药前99Tcm-PYP 1
小时、3小时的数值是1.5,而最近的52周复查显示数值降到了1.3,心脏功能恢复得相当不错,我对尧唐的药物充满信心。
我是最低剂量组,公司和浙大一院的专家为了使得患者最大化获益,临床设计上给了低剂量组爬坡结束后二次给药的机会。所以我目前已经接受了二次给药,相信二次给药的效果会更加显著。接受了基因药物治疗后我每次来医院随访都是独自一人,行动上完全能够自理。
G女士家属的治疗详述
我妈妈在中秋节左右开始用药,到现在大约有三个多月的时间。她自己感觉,在用药十几天到二十几天后,走路时的轻松感有所提升。由于神经方面的症状已经相当严重,从确诊到现在一直在服用氯苯唑酸,但神经损伤较重的部位已无法恢复。尽管如此,走路的改善还是让她感到欣慰。
然而,妈妈还面临着其他一些问题,比如便秘非常严重,在不使用排泄药物的情况下,几乎无法排便。此外,她出汗异常严重,即便在冬天,稍微走几步路,衣服就会被汗水湿透,尤其是头部和上半身大汗淋漓,而腿部却冰凉,没有温度感。目前,这些症状让我们感到困扰。
在治疗过程中,医院的医生给予了我们很多帮助,从确诊到开始服用氯苯唑酸,他们一直陪伴在我们身边。从基因治疗前到基因治疗用药后两三个礼拜,结果已经有了显著改善,最近11月份的TTR的检测报告结果显示很低水平,这让我们对治疗充满了信心,也庆幸当时得知有临床试验后,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了。如果妈妈现在不用药,等到药物正式上市时,她的行动能力可能已经严重受损。
Z先生的治疗自述
我是在2023年11月15日开始用药的。在用药之前,我的腹泻情况非常严重,一天要上五到七次厕所,生活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用药之后,腹泻次数明显减少,现在每天早上只需去一次厕所,这让我感到轻松了许多。在这两个多月的治疗期间,我的体重增加了两公斤,这是一个明显的变化。
在神经方面,我也有显著的改善。之前我的手部活动受限,用一只手拉另一只手都很困难,但现在手部活动已经恢复自如。更让我惊喜的是,我的左脚在用药前已经失去了知觉,大脚趾不会动,甚至掐它也没有痛感,我以为它已经“死掉”了。然而,用药后左脚的神经刺激出现了痛感,脚趾头也能动了,现在活动起来轻松了不少。
心脏方面的状况也有了很大的改善。现在即使在冬天,我也可以在家里连续走20分钟,坐下后活动一下手部,不会感到气喘吁吁。在IIT研究阶段,由于我有冠心病并且在服用阿司匹林,所以没有让我参加。但在I期研究时,专家们对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更有把握,于是让我参与了进来,阿司匹林也可以一起使用。治疗后我也确实感觉自己的精神好了很多。
我希望我的入组经历和治疗后的变化能够鼓舞到其他病友。这个病是我父亲遗传给我的,我已经患病十年,误诊了五年。现在病情得到了明显改善,虽然腿由于长久不能运动,还有一些肌肉萎缩,但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身体状况会越来越好。
W先生的治疗自述
我是在2022年10月份确诊的ATTR疾病,当时恰逢氯苯唑酸药物上市,我于2023年2月份开始服用,一直持续到现在。
非常幸运的是,我又赶上了尧唐生物的招募,顺利入组参与了相关研究。在确诊初期,我的精神状态并不理想,身边的人也注意到了这一点。但随着治疗的进行,我的精神状态有了明显改善,现在身边的人也觉得我精神状态好了很多。
在身体状况方面,我明显感觉到走路和上下楼梯时腿脚更加有力,手部的刺痛和麻木感也有所减轻。肠胃方面的症状也得到了改善,以前吃东西后会呕吐,一个月大概有三四次,现在这种不适感减少到一个月一到两次。腹泻和便秘的情况同样有所好转。我的眼睛目前看东西还是比较模糊,与之前相比没有太大变化。严主任告知眼睛方面的改善相对缓慢,需要更长时间观察。
整体而言,我现在自我感觉身体健康状况比以前好了很多。我的表哥也患有同样的疾病,但他的病情较为严重。表哥的体重非常低,不到90斤,只有80斤左右暂不能参加临床研究。严主任表示,将来可以考虑让更多的低体重患者有机会参与研究。
焦点问答
Q:患者代表
A:研究者及企业代表
Q1:接下来临床可能会放宽入组指标,具体是哪些方面的指标会放宽呢?
A1:主要是血检的指标,比如维生素A、NT-proBNP等,这些指标我们都可以适当放宽要求一期注册研究相较于IIT研究,已经放宽了不少。IIT研究期间入排标准要求不能合并使用抗血小板药或抗凝药。例如Z先生当时因合并冠心病正在用抗血小板药阿司匹林,所以在IIT阶段是不能参与的。现在我们放宽了这些限制,合并用药方面也更加灵活。因为经过IIT研究验证,药物的安全性很好,我们有足够的底气给病人一个安全的保证。
Q2:合并用药这块,具体是哪些病人现在可以参与了?
A2:因合并房颤病人、冠心病病人需要同时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或者抗凝药物的患者,只要他们的病情稳定,现在都可以参与临床试验了。在临床试验的前两个月最好不要服用氯苯唑酸,因为这可能会影响对药效的准确评估。
Q3:在参与临床基因药物试验时,女性患者对生殖要求的严格性让一些患者望而却步,尤其是看到要求切除子宫、输卵管等手术,这让身体本就虚弱的她们感到犹豫或无法入组,后续会考虑采取其他方式让女性患者更容易参与试验吗?
A3:我们已经注意到了这一问题,并且进行过相关讨论。之前的写法确实容易让病友们误解为必须做绝育手术才能参与临床试验,但实际上并非如此。男性患者可以通过控制生育计划周期来满足这一要求,随着我们I期临床的开展,以及对女性患者的评估及国家临床试验的政策法规要求,希望以后让更多的生育期女性患者能够顺利参与临床试验。
Q4:I、II期之后,什么时候计划III期临床研究?
A4:随着I、II临床研究的开展及相应的研究结果,遵循临床研究法律法规,来确定三期临床的规模和时间。进一步验证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药物的上市申请提供更加充分的依据。
Q5:在前期的入排标准和临床试验条件下,III期临床试验是否可以考虑纳入脑膜受损的患者?
A5: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脑膜沉积的ATTR患者虽然在中国较为少见,但他们的病情同样需要关注和研究。从理论上讲,脑膜的淀粉沉积可能是局部分泌的,即脑膜细胞自身分泌淀粉样蛋白导致了局部的沉积。只降低外周血中的TTR蛋白量是否能治疗脑膜的淀粉样变,可能只有临床试验才能回答。
Q6:后续临床是否考虑同情用药?
A6:同情用药需要经过严格的伦理审查,符合国家《拓展性同情使用临床试验用药物管理办法》相关法规。对于一些病情严重、传统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在积累了更多的临床研究经验后,我们希望能开展拓展性临床试验(拓展性同情使用临床试验用药物),让这些患者有机会获得治疗。
Q7:对于后续上市的基因药物,其价格可能较高,在这方面,是否有后期推动患者家庭能够负担得起药物的设想?
A7:从公司的角度,我们已经有过一些思考和计划。首先,我们认为进入医保是提高患者可及性的最佳途径。其次,公司也在努力从自身出发,通过改进技术和工艺来降低药物生产成本,争取能让更多的患者家庭能够负担。
Q8:有没有脱靶的不良事件的记录?
A8:尧唐生物在脱靶检测以及基因编辑器优化方面已经达到了全球领先水平。在开发ATTR项目时,对基因编辑器和向导RNA做了全方位的优化,使得药物只精准编辑TTR靶基因。目前我们的药物在给药剂量下,即使用全世界最灵敏的一套脱靶检测方法,也没有检测到任何脱靶。